&esp;&esp;若是自己能进尚学宫读书,那宵月楼交给自己的任务也会简单许多。相当于天天近身盯着自己的老师啊,多方便!
&esp;&esp;主意打定,她便做出再次伤怀的模样:“只是夜夜梦回,总是会梦见父母。每天白日里也回想起过往,云州的景象天天萦绕在我眼前,挥之不去…”
&esp;&esp;太后也叹了口气:“一个人住是这样的,没什么旁的事情让你岔开念想,你便会一直陷在以前的回忆里。就像哀家,独居于室时,也总是会想起年轻的时候…”
&esp;&esp;旁边的萧涟看了沈睿宁一眼,放下手中的蜜饯果子,向太后道:“不如,等宁儿服丧期过,便让她入尚学宫求学?读读书,学学六艺,总归比独自在沈府待着好上许多。”
&esp;&esp;沈睿宁感激地望了萧涟一眼——这话正合她意!
&esp;&esp;太后却没有应话,只是端起茶盏抿了一口。
&esp;&esp;她其实并不在乎沈睿宁是否孤单,但是她在乎沈睿宁会接触到什么人。
&esp;&esp;尚学宫的年轻人都是什么出身,若是他们中有人想要结交沈氏一脉……
&esp;&esp;太后想到此处,抬眼看了乖巧端坐一旁的沈睿宁一眼。
&esp;&esp;对方正小口地抿着茶,看得出依然十分拘谨。
&esp;&esp;太后垂眸放下手中茶盏,话锋一转:“宁儿在云州之时,家中可有许过婚配?”
&esp;&esp;专心挑选茶点的萧涟动作一顿,抬眼看向太后。
&esp;&esp;沈睿宁端茶的手也不觉抖了下,婚配?
&esp;&esp;她面露茫然懵懂之色,脑子里却念头急转。
&esp;&esp;太后在惦记她的婚事?是出于长辈的好心,还是另有所图?
&esp;&esp;她很快否定了前者。一位能坐上太后之位的女人,绝对不是简单的慈爱老者。
&esp;&esp;沈睿宁很清楚,自己被册封并且留在京中,本就是为了牵制他那生死不明的兄长,以及与沈家有着各种牵扯的力量。
&esp;&esp;而在当下的世界中,势力之间最好的融合方法,便是联姻。
&esp;&esp;沈睿宁心思一动,放下手中茶盏,做出一副含羞的模样:“回太后娘娘,未曾许配。”
&esp;&esp;太后眯着眼看她,这丫头乖巧守矩,论及婚嫁却还是一副任人拿捏的模样,难道真的对自己身上的牵扯毫无知觉?
&esp;&esp;她微笑着看向沈贵妃:“宁儿也有十八了吧?”
&esp;&esp;沈贵妃点头:“有了。”
&esp;&esp;太后颔首:“也该考虑婚姻大事了。”
&esp;&esp;萧涟敛去眸中情绪,扬起一副笑脸,半真半假道:“这个消息若是散了出去,估计皇祖母要头疼喽。”
&esp;&esp;太后哼笑了一声,对这个纨绔孙儿毫不在意:“为了宁儿的终身大事,就算头疼哀家也是愿意的。倒是你,你就算求着哀家为你指婚,哀家也懒得去管!”
&esp;&esp;“皇祖母真是偏心。”萧涟摇头叹息。
&esp;&esp;他转头深深地看了沈睿宁一眼,对方却只是抿着唇,脸上浮出些许红晕。
&esp;&esp;就仿佛真是一位待字闺中的少女,等着长辈为她指婚。
&esp;&esp;呵。
&esp;&esp;萧涟微微眯眼,不动声色的捡起一块梅花糕放入口中。
&esp;&esp;于是,太后便与沈贵妃聊起各家的公子,谁家大公子的年龄合适却武勇有余心思不够细腻,谁家二公子文武双全却可惜是个庶出……
&esp;&esp;沈睿宁始终不发一言,只是乖巧地陪坐在一旁,模样羞赧而又安静。
&esp;&esp;其实蓝萱之前说过的话很有道理,沈睿宁心想。你越贴着,对方反而想躲开,你若躲开,对方反而想更进一步。从蓝萱对待花朝的态度上类推,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如此。
&esp;&esp;就如同现在,沈睿宁知晓太后是在试探她的心思,她若主动迎合,太后反而会觉得她有什么所图,势必小心谨慎些。若她强烈推辞,反而会让太后认为强行指婚可以打压她的坚持,达到更好的精神控制。
&esp;&esp;所以沈睿宁决定暂时看戏,以不变应万变,真指婚的时候再说。到时候实在不想顺从太后的话,大不了用些小手段,民间利用鬼神巫术的说法逃婚的多得是,她走江湖那两年也见过不少。
&esp;&esp;思忖间,远处走来一道月白色的身影,清俊而又挺拔。他逐渐走近,沈睿宁却发现他的面色